资讯动态
NEWS
咨询热线:19937991166
研学旅行专业化人才培养亟待破局
健全学校、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,是进入新时代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新要求。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则是新时代健全学校、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实施途径,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有效创新形式。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出台以来,研学旅行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可谓如火如荼。教育部已遴选了622个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、营地,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国以营地为枢纽、基地为站点的互联互通的研学旅行网络布局。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,也出现了师资短缺、资金不足、管理滞后、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,其中师资成为影响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。据某研学旅行营地负责人介绍,在他们招录的143名教师中,只有11名教师有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。可见,研学旅行专业化人才培养刻不容缓。2019年,教育部增补设置“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”高职专业,主要面向旅行社、相关旅行景区(点)、文博场馆、公共文化场馆、研学旅行基地(营地)等企事业单位,培养从事研学旅行运营、设计、咨询、营销、方案实施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。同时,“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”“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”已列入教育部发布的“1+X”职业技能等级证书。2020年,已有33所高职院校的“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”专业开始招生,今年预计将有80多所院校进行该专业招生。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,是推进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。为确保这一举措切实落地见效,笔者以为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。一是强化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教育专业性。教育性是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规定的第一原则。目前33所高职院校的“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”专业招生基本都是在旅游职业院校,教育教学是在旅游类专业基础知识上的深化和拓展。显然,以“旅游”为核心要素的专业知识与技能,比如线路设计、策划运营、市场营销等优势较为突出,但教育性要素,特别是课程设计、课程组织、课程实施、课程评价等专业知识与技能相对薄弱。而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不同于一般游览,中小学生的身心、思想和行为都处于成长发育阶段,其认知能力、观察能力、思考能力、探究能力、判断能力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,需要教师在实践课程中加以引导、激发和培养。因此,强化育人意识、突出教育专业性是夯实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重要根基。研学旅行人才培养亟待强化教育专业性。这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推进高质量研学旅行的基本要求,也是直接关系研学旅行能否达到良好育人效果的必然要求。因此,“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”专业的人才培养要能结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、接受能力和学生发展需求,确定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目标,在设计活动主题和具体内容时区别于一般旅游活动,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、历史类、地理类、科技类、人文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。只有这样,才能凸显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践育人功能,促进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激发学生对党、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;才能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,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二是强化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实践性。实践性是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本质属性和核心要义。换言之,没有实践体验就不成其为研学旅行。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式。也正因如此,教育部2017年和2018年遴选全国研学旅行基地(营地)时均命名为“研学实践教育基地(营地)”。研学旅行人才培养要牢牢把握住实践性原则,强化实践育人的方法和策略,优化教学方式,注重真实情境下探究式、体验式、互动式、项目式教学,能够在研学旅行中,结合域情、校情和生情,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养成教育,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价值体认、责任担当、问题解决、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。强化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实践性,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,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占比,拓宽实践育人载体,推动建立党委和政府统筹谋划,行业企业、基地营地协同联动,大中小学一体化扎实推进的“实践育人共同体”。2021年4月29日,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》的决定,将第五条修改为“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、为人民服务,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”。照此要求,研学旅行人才培养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,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进行体验、体悟、体认和体行,在行万里路的社会实践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,感受中华传统美德,感受革命光荣历史,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。三是强化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融合性。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校门,走向自然,走向社会,走向真实的世界,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、社会、自然的真实体验,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。走出校门一步,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。因此,研学旅行人才培养要突破传统学科知识传授的束缚,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,进行跨学科融合培养。要促进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运用和融会贯通,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。由于现实中的实践问题是不分科的,具有综合性,这就要求学校教师能够打破学科界限,选择富有意义的研学主题,鼓励学生跨领域、跨学科探究。比如,要善于综合分析研学地点有哪些特色资源可以整合,将各种资源整合转化为教育资源,认真研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确定研学主题,开发精品课程,引导学生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实践教育活动。研学旅行人才培养要强化融合性。从内容上来说,要强化课程融合,通过跨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。要了解实践育人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知识,掌握相关技能与方法,能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活动。从形式上来说,要强化学校与基地营地、学校与社会的融合。在这一点上,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“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”的特殊优势,突出“知行合一”的专业属性。另外,要强化师资队伍融合。根据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实施需求,促进理论与实践、专兼职教师队伍相融合,不断探索和改进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,倡导参与式培养、案例培养和项目式学习等,不断拓展活动时空和活动内容,使教师的跨学科、实践教学素养不断获得发展。四是强化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创新性。秉承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发展理念,研学旅行旨在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4年多来,在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下,研学旅行不仅成为一个新兴领域,而且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创新型跨领域合作,如教育+文旅、教育+科技、教育+工业、教育+农业、教育+商业、教育+国防、教育+自然生态等,有关研学旅行的实践载体越来越丰富,实践空间越来越广阔,且实践主题内容日益细分化,涉及研学旅行的人才培养,涵盖“基地(营地)规划建设、管理运营、课程设计、策划咨询、信息化平台建设、安全保障、规范标准制定”等诸多岗位。研学旅行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应当积极应对市场需求,积极应对实践教育发展需求,紧密对接基地(营地)的岗位设置与需求,强化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创新性。当前研学旅行的人才培养大多是在旅游专业课程基础上的翻版,与教育部遴选的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(营地)的对接还比较欠缺。据调查,2020年33所研学旅行招生的高职院校中,几乎都没有与现有的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(营地)建立有效联系,开展主动对接。社会是大课堂,生活乃教科书。强化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创新性,就是要改变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出现的“断档”“脱节”现象,形成育人全链条,促进教育链、人才链与企业链、创新链的有效衔接,这是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,促进人才培养引领发展,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基地(营地)相互贯通、相互协同、相互促进、创新发展的战略举措,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的积极行动。总之,专业的事要专业人去做,研学旅行的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,必须牢牢抓住专业化人才培养这一根本,加强系统设计、统筹谋划,强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性、实践性、融合性和创新性,打造一支“能做、会做、善做”的专业化高素质师资队伍。(作者:王晓燕,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、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)
做“五项全能”的研学导师
当前,研学旅行、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方兴未艾,急需大批研学导师。但许多景区、场馆、基地只是随意让导游充当了导师的角色,他们带着学生在基地“到此一游”,研学收益往往并不大。研学作为一种复杂的学习行为,需要导师的引导。研学导师的角色和职能,显然有别于景区导游、讲解员。研学导师的“导”,是指导、引导、教导、传导。导师应该是身兼数职,既是“导游”,引导学生游览,讲解相关的景点、常识、典故,领略大好的自然人文景观;又是“导演”,研学线路、研学课程的设计及研学活动的起承转合等,都要对学生进行清晰指导;同时又是“老师”,负责相关知识的讲解,启发学生在活动中联系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生活常识解决问题;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,就是传导正能量,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那么,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研学实践导师呢?要有爱,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研学旅行不是单纯的旅行,而是教育活动;研学实践也不是简单的游玩,而是要培养学生认知、表达、协作、创新等方面的能力,丰富人文底蕴,提高科学素养,激发参与社会的热情,培养家国情怀。研学导师要爱自己的工作,多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下功夫。导师对工作熟练的程度、认真的态度、投入的情感,学生都看在眼里。导师对研学项目的热爱之情,可以深深地感染、激励学生。研学导师要观察和研究学生,善待和尊重学生。导师的作用,是研学过程中对学生在知识、技能上指导,在思想观念上引导,在道德层面上教导。但学生其实也是我们的老师。研学实践中师生教学相长,互相促进,互相提高。研学实践应该是由导师的爱心、耐心、热心、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共同支撑起来的。要有担当,充满文化自信各研学基地导师水平参差不齐,有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本身就是高校教师,但也有一些不足。比如山西某地一些承担研学实践项目的非遗传承人,他们平时动手做做东西得心应手,但口头表达能力等有所欠缺,苦恼于自己无法担当好导师的角色。就非遗项目而言,这些非遗传承人本身就是专家,这是他们的优势。针对他们表达能力较弱的状况,我们通过沟通交流,鼓励他们树立信心、扬长补短。同时开展有效培训,帮助他们设计好课程内容,教给他们讲授的方法,让他们真正担负起非遗项目传承人的责任,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开来、传承下去。要有开发能力,跨学科整合研学实践活动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,可以直接照搬的经验不多,但导师要熟悉相关政策文件和研学资源,把资源开发成课程,遵循教育性、趣味性、可操作性原则设计研学实践课程,引领研学工作顺利开展。教育性,就是学生在研学实践中能学到东西、明白道理,内容要有科学性,不能随意乱说、乱发挥,更不能出现历史性、常识性错误。趣味性就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,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。当然,也要让学生动起来,发挥想象力,做出有特色的作品,作品就是研学实践价值的直观体现。研学是课堂学习的延伸,是理论学习的再现。导师要具有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。比如学生在澄泥砚(中国四大名砚之一)店铺研学,导师的讲解就要涉及文房四宝的常识,涉及澄泥砚的渊源、质地、硬度、烧造的温度和什么情况下产生窑变等内容,这就跟历史、数学、物理、艺术、地理等知识有很大关系。知识的整合,会让学生大开眼界。要准确定位,主体是学生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,即研学的主体是学生而非导师。研学是研究性学习,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基于任务完成的深度体验。因此,导师要有观察、研究学生的能力,要有指导学生规划、设计、实施活动的能力。导师在讲解的时候,可以多用问句,引导学生思考、表达,一般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。不要自己从头讲到尾,喧宾夺主。要启发、引导学生,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,提高其参与度,增强体验感,这样才能激发他们探索、研究的欲望,学生才会有成就感。研学导师要经常向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,让学生调动知识储备,这样才能深化研学的内涵。同时,导师也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,并让他们思考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。要立德树人,传导正能量研学实践活动的一个目标就是立德树人。导师要在研学过程中,主动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我们帮助一个研学基地设计了许多研学项目,如古琴馆的导师讲到关于伯牙与子期“知音”的故事,引导学生怎么交朋友,怎么正确对待友谊。在陶笛、古琴、澄泥砚、刺绣、草木染、柳编、木作、糖画等非遗项目中,导师积极引导学生感受其设计之精美、历史之悠久、古人之智慧,以及背后蕴含的工匠精神,很好地强化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,激发其民族自豪感。做一个合格的研学导师,要做有心人,要非常熟悉景区、场馆、店铺的业态、生态,熟悉相关的研学课程。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,讲解、指导起来才能游刃有余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在研学中“研有所思、学有所获、旅有所感、行有所成”的目标,才能真正提升核心素养。(河南省实验教育集团 马行提 邵颖华)
微信扫一扫